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Yu-An Wang

親子關係

作為休息,這週末一共看了四部電影:相親相愛、老娘叫譚雅、死侍2、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這裡沒有要影評爆雷但是想討論我看見的親子關係,最近自己的興趣之一是從庸俗普世的作品裡頭看見恆常不變的真理,於是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庸俗的,因為哲學命題永遠都在裡頭。


相親相愛裡頭的媽媽是標準的精明控制狂,她把自己覺得所有最好的都框在她愛的人上頭,所以她要幫媽媽爭回爸爸的骨骸一起合葬,所以她要任意進出亂翻女兒的房間抽屜,她覺得身邊所有的一切都隸屬於她,他也許可能只是覺得她在捍衛保護他們,然而她不知道她早已侵犯他人的界線,而身邊的人一旦要追求一丁點獨立自主她就會自尊心受損覺得整個世界要垮。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爸爸大概是我心中家長的理想型,於是到最後一聽他說話就哭得唏哩嘩啦,他一直都在,但是不預先侵犯或預防,他只是給Eleo一個探索的空間,在影片中旁敲側擊地非常隱晦,不管是爸媽哪一方都不主動戳破或坦白,不過從Eleo最後能夠打電話叫媽媽來載他就能夠看出他對父母的安全與信任感是很夠的,其實也就是像依戀理論提到的安全堡壘一樣,嬰兒在遇到不確定情況時只要能夠回頭望看見自己的照顧者還在一旁守候就足夠了。


老娘叫譚雅裡頭的媽媽則是很現實的典型,她的確有想要當一個好媽媽,可是她所擁有或所能給予的都太少了,不管是經濟上或是心理上,於是利益當前的時候她還是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那是為了生存。當她吼出至少我給你一項天賦就夠好了,那可能已經是她人生能夠產出的最佳代表。你說她是不是虐待小孩呢?是啊。那你說是不是打了家暴專線孩子就會被送走呢?


也不是啊。現在大家沒有那麼愛拆散家庭,通常會從親職教育開始做起,我最欽佩的工作之一是專門到孩子家庭裡教導家長如何教育小孩的社會工作。沒有人天生就懂得怎麼當父母,有很多身為父母才有的挫折、面對自己個體與孩子之間的身份認同的衝突都是很大的議題,然而我們的社會總是覺得孩子生了就懂得如何為人父母了,讓我滿心問號。


以前我總是覺得父母需要很完美才行,自己也一直走在這條路上,甚至一直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還不足以承擔這樣的一份重擔。直到上次在peer consult裡頭討論才發現我們也一直朝著成為個案們的理想父母前進啊~如果這份對於自身工作能力的焦慮能夠被解除,那麼這個應該也可以吧?


在諮商室裡頭免不了不斷談論到的會是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當我們覺得自己被原生家庭傷害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是一直霸佔著孩子的這個受害者位置來指責父母,如果想要父母對待我們如同成人一般平等,那我們大概也要自己從孩子這個角色跳出來才行了~畢竟在人生裡頭是沒有好處全拿這種事情的。


而我的督導試著用各種方法來告訴我諮商師犯錯沒有關係、他也很不完美,好像只有透過人性的缺陷才能夠接觸到人最真實的那一面,而唯有真實,關係才能夠建立起來。我們已經到了一個太老的年紀,對我來說已經沒有時間去揮霍於那些有無都不重要的關係了。


雖然母親節已經過了,但這篇文遲遲發不了直到今天才能夠寫下來。就當作是個成人的記號吧,我覺得我長大了一點。


你們說死侍2怎麼沒提到?我大概只想反駁生小孩會讓人成為更好的人這句台詞而已,這絕對不是一句概論。我比較喜歡華生的版本,是因為相愛而讓他有動力想要變成更好的人,然而實際未知。

8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系統性偏見、歧視、和團體動力

今天想要來說一說理解或學習團體動力對於我們在職場上究竟有什麼個人好處,我不打高空說些什麼能帶領團隊走向更有效率的高綜效工作的屁話,就來分享一下今天我跟個案的諮商內容吧,雖然內容經過一些改編而且發生地點在美國,但我想一定還是有些部分很能讓人感同身受的。...

破解完美主義與自我要求高的魔障

我有很多這樣的個案來找我解決這個問題,通常他們在工作上極度焦慮,總是用非常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工作,每天加班也無所謂就為了要把老闆交代的事情辦好,甚至有一點疏漏或掉以輕心都不行。遇到工作較輕鬆的時期甚至自己內心還會感到內疚,覺得自己這樣沒有時時刻刻在工作不好,覺得自己是公...

文章分享-情緒亂倫

昨天我的個案問我她媽媽總是在吵架時把她罵到體無完膚但是又會馬上道歉說她多愛她然後要溝通要和好,這是情緒虐待嗎?她一直覺得只有故意的傷害是虐待,這種因為她知道自己媽媽有創傷所以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狀況讓她覺得她不該把媽媽視為一個虐待者。我說,可是你感覺受傷害了,對嗎?她說,當然...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