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完美主義與自我要求高的魔障
- Yu-An Wang
- Jun 27, 2019
- 3 min read
我有很多這樣的個案來找我解決這個問題,通常他們在工作上極度焦慮,總是用非常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工作,每天加班也無所謂就為了要把老闆交代的事情辦好,甚至有一點疏漏或掉以輕心都不行。遇到工作較輕鬆的時期甚至自己內心還會感到內疚,覺得自己這樣沒有時時刻刻在工作不好,覺得自己是公司裡的米蟲,於是時時刻刻要求自己要精進做到最好,然後更不用說的是換了新工作剛上崗的時候也是完全不給自己一個學習的過度適應期,覺得自己應該就要已經會這些工作技能,總之各種逼死自己。 然後在工作上面臨到巨大壓力或挫折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時候也很難開口向同事或上級請教,因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也不敢拖累團隊進度,害怕自己成為累贅。潛意識上也是害怕自己顯現出了自己的弱點,怕被瞧不起,內心纖弱的自尊很怕受傷害。個案說他聽過王偉忠分享自己的成功秘訣就是非常嚴格地製作自己的節目好讓其他人沒有機會說嘴,所以我的個案也總是用非常嚴苛的95分標準來對待自己,哪怕老闆其實只要求他做到80分。但是他來見我的時候自信心相當低落,總是覺得自己這裡不好那裡也不好,認為自己連及格都沒有,自我評價極度扭曲。我說這大概是過度要求自己的副作用吧。王偉忠對自己自信滿滿所以他可以用這套心法成功,但不代表這就也能適用在你身上。
這套心法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副作用是讓我們很難去面對他人的回饋、指教、和批評。如果你總是「完美」,也就不太會犯錯,或大或小可能都很少,也會自然把自己的評價和自己行為的評價混為一談,我是完美的所以我做的任何工作都得完美無瑕。但是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吧,一旦真的遇到犯錯的時候,內在深信不疑的完美信念就崩塌了,玻璃心不堪一擊,也許開始自我防衛、不願聽進去其他人的建議,又或者是崩潰了,覺得自己犯了錯天理不容,我就是個沒用的人,我只是個__(可以自行填入各種狠毒的字眼)。
今天跟講中文的個案工作到這個議題的時候突然想到顏淵,所以就跟個案聊起顏淵了,發現好像挺有用的,所以我來分享一下。顏淵大概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吧,我對他的印象就是個簡樸又虛心向學的人,孔子對他的稱讚也都是如此,而且還不貳過。這不貳過代表什麼意思呢?代表顏淵雖然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但不代表他是個完美的學生,他必定是有犯過錯,但是他會虛心受教、他會反省然後改進,所以他不會犯同樣的錯誤第二遍。他很好學,所以遇到不會的事情他會問,他並不裝懂吧我猜,雖然論語裡頭記載的只有他不會誇耀鋪張自己的功勞和才能,但也沒說他會掩飾自己的不完美或是過錯。
所以也許我們過去推崇的完美不犯錯都錯了,我一直用西方的觀點來說我們應該要善待、包容自己的不完美也可能太假裝了。儒家不就有個例子擺在這裡嗎?顏淵也不是什麼有車有房的人生勝利組,但是他德性第一啊。一個好的有德的君子的狀態並不是徹頭徹尾的完美!要能夠虛心受教的第一步大概是承認並接受自己可能會犯錯的這個事實吧,但也不是說會犯錯就擺爛不做,而是保持自己的心態開放,虛心接納一切可能的建議才能夠更好,然後也還是全力以赴盡善盡美。再想想團隊合作的效率好了,你一個人埋頭苦幹試圖把所有工作做完也不見得會比向同事求助並且一起解決來得更有效,畢竟也是有個俗諺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集思廣益的團隊合作才是現代工作的流行風潮吧。
Comentários